成果转化率高达80%
许志敏
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实施“科技工程”管理方式,大大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。近年来,该院成果80%以上已转化为生产力。 所谓“科技工程”概念,就是使立题、研究、中试、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系统。课题必须来自市场或生产现场,提供课题的单位应为中试创造条件,并应该是这一成果的应用单位。这样,既保证了成果中试工作的进行,又保证课题来源与应用的一致性。 针对我国老油区资源主体已进入高含水和特高含水阶段、新油区大多集中在滩海和沙漠的特点,在院长冯星安带领下,科技人员分成4组,深入大庆、胜利、辽河、塔里木等油气田调研,承担了“沙漠石油工程技术”、“海滩工程技术”和“大庆稳产5300万吨技术”等7项重大科研项目,并开展了固井、防腐保温、特种工程材料等一批带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。他们与兄弟单位相配合,建成了塔里木第一条沙漠石油公路,开创了世界在流动沙漠上建公路的新纪元。 固井是建立油气井和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。石油工程院相继开发出10个系列50多个品种的固井外加剂,仅用于渤海油田200多井次,就为国家节约外汇近千万美元。他们研制的泥浆转化为水泥浆固井技术,在5个油田推广,封固优质率达80%以上,节约水泥成本1/3。新近开发出的短候凝固井等6项技术,使我国海洋平台钻井周期从20多天缩短到6.1天,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6.8天。 为解决滩海和浅海油田工程技术问题,他们还研制成功水下混凝土,在大港油田首次完成了大型海上浇灌水下混凝土工程,使我国成为继德、日之后第三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。 根据石油行业管道多、腐蚀严重的情况,石油工程院推出了4种防腐涂料体系和两种防腐工艺技术,并在国内首家开展旧管线修复工作。他们还把多年的成果综合起来,组合成为工程技术服务的综合技术。如该院的高温管道直埋技术,就是管道防腐技术、保温技术、焊接技术、补口技术等的系统化组合。这一技术先后在克拉玛伊油田、大连等地推广应用,已取得近两亿元的节能效益。